麦肯咨询在线客服
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添加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客户热线
0871-63179280
 地址
昆明市永安国际大厦33楼01室(穿金路小坝立交北侧)
 传真
0871-63179280
真正会学习的人,从没被时代辜负过
来源 Source:昆明麦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 Date:2018-08-20        点击 Hits:2964

 

真正会学习的人,从没被时代辜负过

 田志刚知识管理中心 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 

你得知道,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人类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这数千年里面出现过许多英明神武智力超群的人们已经对这个世界的各个角度进行过研究思考和实践;

 

同理,当你到某家机构去负责一些具体的事情和任务的时候,这样的活动或者任务已经被做过很多次了,你的前辈们可能摔过很多跟头才做到现在的水平,积累成模板、流程和制度规定以及他们头脑里的敏感、警惕和直觉。

 

如果不是实在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你应该知道这么多的前辈们、上千年的思考和实践,一定有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借鉴。


而在你真正有所创见之前,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先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过的方法犯过的错误进过的大坑,如果你不去做这个,而是想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搞定,那就尴尬了:

因为你认为的大部分创新和值得自豪地地方,都已经有人做过而且比你做的还好。

这个借鉴,就是学习。

按照认识论的观点,人类的知识都来自于实践,虽然“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 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 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

任何追求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爱学习并擅长学习的,他基于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去持续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思考。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

我所认识的、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能够保持效能的所有人,几乎都和我一样在不断地学习。无论是企业主管还是学者,无论是军队的高级将领还是一流的医生,无论是教师还是艺术家,无一不是如此。

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无论哪个领域的卓越者,即便是我们传统上认为起点比较低的人(基础学历低,例如许多企业家是小学、中学毕业而没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在他们后来的实践中通过跟人学习、在干活中摸爬滚打等方式,都养成了对于知识的敏感度和极强的学习动力,并形成适合自我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基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这些各个领域的高手们:

  • 积累了自己所在领域海量的知识(数量),当你与他们交流时会发现你知道的他们大都知道,你最近刚学习到的觉得很时髦的知识可能他们十年前就了然于胸,可怕的是还有许多“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对于他们就是常识(这也许就是常说的认知上的差异)。


  • 他们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要远远超过普通人(深度):不仅仅知道是什么,而且明白如何去做、解决什么场景下的问题、并且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知识。虽然掌握的内容很多,但他们的大脑里面却清爽无比,因为他们平时记忆的只是结构和高阶的概念,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从上到下的快速定位去查找。

  •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能快速学习新内容。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知识获取目标,所以他们的敏感性很高,当遇到自己不懂而且又需要的知识时,他们行动力超强,很快可以利用自己高超的学习能力转化成自己的。同样看到碎片化的内容,因为他们具备了成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可以快速吸收。

  •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强悍的学习能力是基础条件: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任何领域超越他人的。

    当然,仅仅学习能力强并不一定能成为专家(因为成为专家还涉及到其他因素,譬如实践机会、思维方式方法等),但起码可以让你超越社会上90%以上的人(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是不学习的,即便在那些所谓“爱学习”的人中间,大部分也因为不得法而令自己的学习无效)。

    那如何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在讲这个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当前环境下职场人学习的2个变化:

    变化1:知识资源和来源渠道不是问题,对学习内容要求变高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有许多聪明的中国人因为缺乏接触到知识(书籍、教育机会)的机会,而无法学习。

    那个年代,知识的载体主要是书本和学校教育,但当时书籍极端短缺,教育机会也很少,所以有许多人即便有很好的天赋但从小没有机会去读书、没有机会去读中学、大学。


    1983年全国大学的录取率是23%(当时许多地方还有预选,并不是每个高中生都可以参加高考),而2013年的录取率是76%,当时的年代又没有互联网,有多少青年即便是想学习,因为没有资源和渠道而不知道在哪里学?


  • 但今天,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资源和渠道的过剩大家都有感触,如果你愿意可以在网上听全球最知名大学的课程,既有视频又有作业;你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请教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还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出来。

     

    传统的教育爱讲陈述性和概念性知识,譬如“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考试的时候就考这个“1840”,这是一个事实。还有“牛顿第二定律是指xxxx”是一个概念和定律,当年需要记牢,因为考试的时候要考。但现在有了互联网后,你记不住也没关系,查一下就行(基础知识需要记忆这个没错)。


    在这种状况下,对于知识掌握的层次要求就变高了,仅仅记住很多陈述性和概念性的知识已经不行了,还要知道如何做、在什么地方用,为什么要用它等更高层次的知识。

    变化2: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代表会学习

    大部分人都是久经各类考试过来的,所以容易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会考试就是会学习。


    但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不等于学校的考试能力:所有的考试都有自己的范围(教学大纲、目标),用来测量范围内理解和掌握程度。


  • 成年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当准备开始学习时,却发现不知道“范围”是什么,即该学什么、目标是什么,加之互联网造成的信息泛滥和知识充裕,对大部分被教育“喂养”出来从来没有自己判断而缺乏选择能力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成了“我也爱学习,但不知道学什么,那就什么也不学了”,还有少部分的人,就“什么都学”,造成许多原来“学习很好”的孩子也不会学习。


    所以我们说,不学习不行,学习也不一定行。在当今的环境下,学习方向的选择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如果你不能多年聚焦于一个领域学习,你学多个领域的常识而无法在那怕一个细微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学习就不会带竞争优势。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学什么?

    第一个误区是根本没有方向,什么都想学。

    这个老例子是多年前的,在《你的知识需要管理》里面提到过的:

    一个学钢铁冶炼的女孩,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

    这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由于不喜欢做钢铁行业,加之是女生,在大学时同时读了北京大学的一个法律专业的第二学位,毕业后找了一家很轻松的行业协会任职。

    但当时的协会其实没有很多的法律方面的工作,所以这个女孩的工作就比较轻松,她的许多同事都是喝茶购物消磨时光。但这个女孩子虽然工作本身没有压力,却做到了一直坚持学习。

当年《大长今》这部韩剧火的时候她就报了一个韩语的培训班学习韩语,也喜欢巴黎的浪漫就学习法语,还学习了日语、西班牙语。眼界开阔了,就又跑到德国读了一个国际贸易的硕士。

二年后学成毕业再回到北京,找到一家做外贸的单位上班,薪水四千多块钱,这个时候已经毕业八年了。
为什么这个爱学习的女孩,学了这么多领域和门类,却仍然没有较高的竞争力?

如果这个女孩在现在,估计一定是得到、樊登读书会和混沌研习社的重度用户。

这背后是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没有自己的专业,每个领域都是入门水平。

我们一直认为,如果你上班很多年了,还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需要那些读书会去给你推荐,这无疑是很可怕的。

第二个误区是学的内容不对。

知识一定是来自于实践并被验证过的内容,而许多人学的却是所谓大咖大师们的个人感触,不是事这些内容没有用,而是不适合初级用户。

按照探索、新手、胜任、高手和专家的顺序,起码要到胜任以上的人大致才能够对这些内容具备评估和判断的能力,否则的话永远是顶礼膜拜、每次感觉都是醍醐灌顶,但因为你没有一个领域的基础结构,学多少这些都是碎片化的,弄一脑袋的鸡毛也连接不成一只鸡。

第三个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

新手在一个领域其实是不知道合理的结构是什么的,这个需要实践,干活的时候发现自己需要就应该迅速去补充;需要贵人指引,高手告诉你应该学什么;需要遍历发现自己缺什么。


第四个是掌握学习一个领域、行业、企业、人、问题等的框架和模型。学习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学什么,而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定是需要多个维度的内容,如果对这些维度没有框架,那学习的时候就类似于盲人摸象,如果时间足够并且你的运气做够好,到最后也许能够拼出来,但谁知道呢?

怎么学?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读书、上课,但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些当然需要,但还有更重要的是要跟人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对于成年人而言,这两项学习的方式更加重要而且有效。

你可以发现,那些真正NB的人一定是善于跟自己的同事、上司甚至社会上的陌生人学习(参加各种实体和虚拟的论坛、研讨、社会化的软件上等),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对于职场人而言,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实践!

真正学会一个东西有两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实践。

第一个阶段是觉得自己大脑明白了(通过读、听或看等其他方式),但这个时候不是真的明白,需要在第二个阶段去做出来,去真正实践,做完以后能够再提炼成经验、教训,将之前明白的道理赋予它情景,并能够修正之前不合适的地方,最牛的是还可以进行套路化,然后能够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说给别人听,让其他人明白。

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探索、新手、胜任、高手和专家的分层中,不同层级的人最佳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

层级越低的人越需要系统化的学习,譬如在新手期最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读系统化、体系化的书籍和寻找更多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去网上四处游荡,碎片化获取知识。

这个时候你想跟人交流,人们也不愿意去跟你沟通,因为你基本知识欠缺,可能很难交流(为什么高手不愿意跟你聊天?)。而层次高的人则需要阅读更多相关领域的内容产生启发和激发,便于创新和深度思考。

在具体学的时候,主要包括:

Ø  专家型学习: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将新输入的知识与个人既有的知识进行关联,使知识从点到块到面到体。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里面涉及到分类、概念能力等。顶尖高手的学习方法

Ø  遍历:将前人在这个领域的知识结构都了解以便,通过这个过程查漏补缺,然后去真正完善自己所学到的。遍历:高段位学习者达到顶尖水平的一种方法

Ø  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完成任务和项目的时候,去分析自己欠缺的,然后快速学习,学习结果直接在项目中验证与使用,在结束项目后进行总结和提炼,以输出带动输入,做完事情后能够提升所学。

在学习上的捷径是要学会“用”互联网而不是仅仅“看”互联网,这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利器。

但很不幸,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其实是不会用的。个人成长到底有没有捷径?

真去学?

其实这个社会上,学习的方法已经足够多了。

但所有方法都有一个前提是你真正去用才知道到底有没有效,而很多人人却认为自己理解了学习方法就是完成学习了,这真是一个悲剧。

我甚至认为,那怕你任何方法都不会,只要方向明确、有很多实践的机会,真正下功夫去学,也会成为很厉害的人。

 

这个下功夫不是头脑一热去读几本书、参加几次交流就行的,而是需要持续性、需要数量的。坚持持续的阅读、训练、实践、反思、总结,多年如一日。所有的学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来的

但问题是:许多人是“理论上认为自己爱学习”,但实际上却没有行动:啥也没做。

结语:

 如果你想要有星辰大海般的知识,先要理解关于知识和学习的许多新特征,知道不仅仅要学是什么,还要学如何做;知道不同层级人的学习方式是有差异的,知道个人感触虽然看起来很爽,但却没什么卵用。

其次是你要有一个大的方向,控制你对于知识的贪欲,三年只学一个内容,学到底为止。再次要知道如何去学,学习除了看书上课外更重要的是要去干活、去交流,去转化成自己的。

最最重要的是,要去真的学:瞄准一处,竭尽全力,不眠不休。

运气时好时坏,但知识伴随一生(Luck comes and goes Knowledge stays forever)是德州扑克里面一句很著名的话。打牌需要知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二班】里面已经有7、8次关于高效学习的讲座,感兴趣可以去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