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  客户热线
- 0871-63179280
-  地址
- 昆明市永安国际大厦33楼01室(穿金路小坝立交北侧)
-  传真
- 0871-63179280
 
国有资产其实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资产,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国有资产,只是暂时由国有企业和机关单位保管而已,如果这些单位和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不到位,不仅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行,还会损害国有资产真正所有者——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国有资产保管者应该重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的公开透明度,让人民群众自觉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希望对我国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有所帮助。
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从 2006 年开始我国就在国有企业内部逐渐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将国有资产管理面向社会进行,为促和谐社会发展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求均等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而通过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就能够促进公共财政的均等分配,缓解城乡和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
其次,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通过进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可以由中央对各级政府进行统一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国有资产管理贯穿到物资采购、出租、转让和处理等各环节,有利于有限的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物尽其用。目前我国正全力打造节约型社会和高效政府,行政成本成为国有企业政绩指标之一。而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促进高效政府和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不完善,处置程序不规范
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是单位经营的物质基础,但是很多单位的国有资产在购置、使用和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存在问题,使得国有资产流失较多。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指定专业人员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因为管理人员不够专业,导致在履职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明、手续不全、实物登记不全等问题。二是国有资产处置流程不规范。有的国有资产在购入时直接使用,没有登记 ; 有的报废的国有资产没有进行审批登记就擅自处理掉 ; 有的国有资产没有定期盘点,使得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等。三是采购流程不规范。很多国有企业在采购国有资产时没有明确采购范围和类型,擅自采购和违规采购。
(二)经营性资产收益不明显,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有企业对于国有资产中的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普遍存在。一是国有资产出租过程中由于承租人信誉度低和财务危机等原因,没有根据合同约定如数按期缴纳租金。二是与承租人签订的国有资产出租合同不规范。例如,出租时间过长,导致到期后国有资产损失严重,且没有规定折旧维修费用,国有企业要自行承担国有资产的维护费用。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没有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纳税人销售出租不动产应该申报纳税,但是很多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纳税。以上三种情况都损害了国有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收益。同时很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处置等经济活动所获得的资金并没有上缴财政,也存在国有资产长期被无偿占用的问题,这些都使国有资产存在流失风险。
(三)资源分配不科学,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首先,国有企业之间和国有企业内部存在国有资产分配不均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统一的资产分配标准和流程,导致一些单位或部门拥有的资产数量超出需求,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与浪费 ; 而一些单位或部门的资产数量难以满足需求,影响单位或部门的正常运转。其次,在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资产的使用具有无偿性和公益性,且缺乏具体的管理使用规定,使得国有企业在购置、使用和处理国有资产时存在随意性,没有进行市场调研或单位各部门的资产需求分析就盲目购置、使用和处理办公用品、基础设施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闲置与浪费。最后,国有企业之间缺乏国有资产流动共享机制,很多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使用频率很低,一年用不了几次就闲置起来,其他缺乏该资产的单位想使用该资产不是选择出借而是选择购置新的同样的资产,使用过后也是闲置起来,这样不仅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财政负担,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闲置与浪费,资产使用效率大幅降低。
(四)资产产权不明,总资产数目不清
产权登记国有资产核算脱节,部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购入和出租过于频繁,导致国有资产的记入和记出存在疏漏和误差。例如,有的资产借出后没有记录在案;有的资产的产权登记在 A 单位,占有和使用却在 B 单位;单位接受赠予或上级分配的国有资产虽然已经转移,却没有计入账面,长期游离在单位资产清单之外,这些不合规操作都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产权不明。还有就是资产购入、变更和处置没有详细记录,实物已经失去价值而账面价值仍然不变,这都会导致国有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
三、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不重视,意识不到位
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和负责人不重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很多单位领导注重单位的资金管理,却忽略了资产管理,片面认为资金比资产更有价值和实用性,正是因为这错误的观念使得很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产权意识淡薄。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对自己单位的资产数量和产权知之甚少,且缺乏资产管理相关法律知识,认为都是国家的资产,国有企业又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在资产出租、转调和借调过程中没有详细记录,使得资产产权和数量不明。不及时对国有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导致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
(二)主体责任不明,职责划分不清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不当,还与国有企业主体责任不明,职责划分不清有关系。例如,在国有资产购买、使用、转让和处理等方面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责,导致国有资产各项进出手续和登记都不齐全,对国有资产缺乏动态管理和跟踪,使得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流失问题。国有企业没有明确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收益职责、核查职责,没有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混乱,产生产权不明、资产不清、投闲置散、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三)组织架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问题频发还与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关。我国国有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没有明确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规定管理原则和方法。一方面,国有企业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按道理各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应该由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但是有些单位的国有资产却归国资部门负责,从而产生了职责冲突。同时很多国有企业本身没有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另一方面,缺乏从国有资产形成到最后处置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四)家底不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在国有资产交接过程中,会出现资产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和投闲置散等问题。而且近些年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单位之间国有资产调动频繁,会对国有资产的产权、资产价值等方面的记录产生影响,容易混淆产权,计算资产价值出现错误,或者使一些国有资产投闲置散,浪费了国有资产的价值,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国有企业难以清算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数量,难以顺利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四、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意义,增强管理意识
增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要让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并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的号召,转变重视单位资金管理而轻视资产管理和重视资产数量而轻视资产经济效益的错误观念,将资产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调动国有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要提高国有企业的产权意识,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记录国有资产的借入借出事宜,做好每一项国有资产的产权记录,并定期盘查国有资产数量和价值,确保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为了提高财会人员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视程度,可以将培训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结合,培训结束后的考试成绩纳入绩效考核,成绩高者绩效高,成绩低者绩效低,从而激发财会人员的学习热情。除了培训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树立财会人员正确的三观,不滥用职权,不贪赃枉法,能够经受住物质诱惑,以人民福祉和国家发展为己任,才能真正做好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工作。
(二)改革办法,三级监管体制统一监管
在国家方面,我国要抓紧制定“分级所有,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在购入时应该按照交易凭证上的价格进行初始计量,在该国有资产单价的基础上,需要加上购买时的税费、运输费、安装费和人工费等费用。新建的国有资产账目,其成本就是在其出售之前或报废之前全部的支出。在新建国有资产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国有资产,其成本要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改建、扩建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同时减去原来国有资产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如果为了购买、扩建和改建国有资产而发生借款利息,利息应该纳入成本费用。已经交付使用但没有办理竣工决算的国有资产,应该按照市场价格入账,等到办完竣工验收和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决算实际价格入账。置换获得的国有资产,其价格按照市场价计算,如果没有市场价,则需要请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估价,估价即现在价格。通过捐赠获得的国有资产,其成本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加税费、运输费、人工费和安装费等费用确定,没有市场价的需要请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估价,估价时要考虑到国有资产的折旧费。借调而来的国有资产,其成本按照对方调出时的账面价格加上运输费、税费等费用计算,盘盈的且经过资产评估的国有资产,按照评估的价格确定其价格 ; 没有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重置成本计算。融资租赁取得的国有资产,其成本按照其他相关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确定。
(三)完善制度“立标准、做保障”,使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招聘和培养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来管理单位内的国有资产,并建立国有资产信息登记制度,所有的资产调动都要及时详细记录在案,并定期核对账面信息与实际信息是否相符。要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配置制度,单位在购买资产时应该做好单位需求调研和市场调研,根据单位真实需求合理购买资产,避免浪费资金。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应该遵循透明原则,按照相关的国有资产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在出售国有资产时,应该根据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严格筛选有能力的企业进行购买,以公允价值出售。加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维修和报废审批手续的执行,避免胡乱维修和报废国有资产。
(四)尊重历史,创造条件,多部门联动明确产权,完善登记
国资、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规范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核算的基础工作,并联合查明各单位国有资产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和依法解决的原则,对存有历史问题的国有资产进行深入调查,明确国有资产权属,并联合多部门进行国有资产彻查,全面清点国有资产数量。国有资产的管理人员应当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国有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完善国有资产核算方法,在国有资产原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其使用年限计算折旧费,做好账目的登记工作和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账目的国有资产价值与实际国有资产价值相符。
(五)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投资评审、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等系统相融通
首先,设计详细全面的管理流程,每个关键节点都要设置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中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确保各个关键节点和环节的工作相衔接,做好衔接的监督工作,确保在国有资产交接过程中的数量、种类、价值不发生变化,实现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
其次,国有企业应积极与软件公司沟通协调,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与投资评审、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等系统相融通。建立一个完善的资产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进行国有资产的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工作,各项审批都可以在该系统中完成,而且国有资产的购置、出租和处理等工作也可以在融合系统中完成,降低人工处理国有资产的失误率,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融合系统建立国有资产数据库,并公开和公布各单位的国有资产信息,确保各单位各部门都能通过融合系统查询某单位的国有资产信息,这样不仅方便上级单位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审查和监督,也有利于本单位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在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中加入事前介入指导程序。国有企业在建立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确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然后制定内部控制关键点的执行方案,并根据国有企业发展情况、相关制度规章和政策来确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否选择等距抽样或者在抽样过程中随机抽样,可以参考内部控制关键点的完成情况。按照上述步骤就可以制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各部门的内部控制章程,设置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关键点和各部门的关键点,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和专业测评,查看关键点的落实情况。
其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加入监控和评估程序。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通过组织管理、授权审批、会计预算、明确岗位职责、国有企业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资产安全管理等方法来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监管,并从侧面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以上指标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检测内部控制的进展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
结语
加强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不仅是落实十九大关于完善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表现,还可以帮助国有企业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省单位经营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程序不规范、经营性收益较少、资源分配不合理、资产产权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新资产管理办法,实现资产管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