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咨询在线客服
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添加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客户热线
0871-63179280
 地址
昆明市永安国际大厦33楼01室(穿金路小坝立交北侧)
 传真
0871-63179280
供应链协同下的绩效评价体系初探
来源 Source:昆明麦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 Date:2013-10-24        点击 Hits:3527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说:“21世纪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是所有业务的最优秀者,必须联合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价值链条,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所以,基于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日益重要。

从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出到现在的二十年左右发展过程中,基于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日渐成熟和完善。从表现形式来区分,供应链管理模式可区分为集成式、分布式、协同式三种主要模式。

目前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模式是分布式和集成式,在分布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以各自利益为决策出发点,通常为了最优化各自利益而独立做出决策,并不会充分考虑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集成式供应链体系中,由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都有自身的信息结构和激励目标体制,常常造成集成化管理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价值目标。以上两种模式均会因为供应链的各节点间缺乏同步并行协作而造成市场需求的响应力度和柔性低下,导致因为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自利矛盾频发。这些现象使得目前供应链的研究焦点开始转向供应链协同模式的研究。

在供应链的协同模式中,各个节点能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互相沟通和协调后共同决策。在这样的模式中,供应链的决策权虽然分布在各个节点,但是整体供应链的利益和其他节点的利益也成为了决策时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协同模式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的局部利益最优化,但更能够体现整体供应链绩效的最优化,相对于分布式和集成式供应链管理模式而言,供应链协同模式无疑是一种更加合理、可行的模式。

但是,在协同式供应链的实际实施中,尽管企业管理人员对供应链协同的必要已经形成共识,并且达成了协同的意愿,却经常由于在协同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绩效及激励措施,不能对协同过程中的利益和风险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再次分配,使得在供应链中处于从动地位的节点缺少了协同动力,对供应链协同的配合度不高。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是供应链协同实现的关键之一,通过建立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保证供应链各成员在参与供应链协同的过程中都能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提高其参与供应链协同的积极性,进而优化供应链的资源配置,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体制的核心是完整而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所谓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目标,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节点)运行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运行关系等所进行的分析评价。其目的不仅是要获得供应链或各节点的运营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基于个人对供应链协同绩效的理解,对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内容、步骤、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首先,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内容应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从整体角度考虑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情况。综合供应链绩效的度量主要应从用户满意度、时间、成本、资产等几个方面展开。

供应链内部绩效评价。供应链内部绩效评价主要是对供应链上节点的内部绩效进行评价。供应链是各节点之间的网络关系,清楚了解各节点自身的特点,考虑节点自身的绩效,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立足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强调各节点对供应链整体的运营绩效的贡献。内部绩效评价主要应从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等方面展开。

供应链外部绩效评价。供应链外部绩效评价主要是对供应链上的节点之间的运行状况的评价。主要考察供应链的上游对下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评价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好坏。主要评价指标有用户满意度,合作伙伴的选择等。

其次,在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实施中,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和方向,要评价一个供应链的协同绩效,必须要了解评价的性质及范围。一旦确定了绩效评价的目标和方向,就应该确保评估制度能帮助企业完成它的发展规划。每个节点的绩效目标应与供应链总体绩效标准挂钩,使节点活动与供应链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供应链的整体战略目标就是优化各节点的配置,使整个供应链良性发展。

设计和选取评价指标。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游节点之间的运营关系,而不是孤立的评价某一节点企业的运营状况。一个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客户、企业和供应链自身的需求,易于理解,应用广泛和使用成本低等,最重要的是能够为操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快速的反馈,能激励绩效的改善等。

设计和选取评价方法。在选择绩效评价方法时,不仅要考虑该方法是否对企业绩效的表现做出贡献,是否可靠地预测未来的绩效,还要考虑是否评估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否有助于改进供应链绩效。这是确保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企业发展和运作改进的真正“发动机”的重要步骤之一。

实施评价体系。这个过程包括评价、反馈和纠偏行为。在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供应链整体进行评价。由于供应链绩效评价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评价的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并根据需要对绩效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供应链的最优绩效应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动态结果。

评价体系的应用。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获得企业和供应链的运营状况,而且更重要的是优化企业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绩效评价不应该止于评价结果,企业应该用它来监督有效的供应链经营活动,并推动和改进供应链流程。

在整个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关键,对于供应链指标的选择提炼,应该从供应链协同的各个层面出发进行设计,包括战略协同、业务流程协同、信息协同三个层面。

战略协同层面:供应链是由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等多个成员企业组成,每个企业的竞争战略可能会与供应链的竞争战略不一致。在战略不一致的情况下,如果各个企业只是朝自己的战略目标奋斗,最终可能会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和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的丧失。所以,在评价供应链协同效果时,必须考虑节点企业的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性,两者的匹配程度越大,其协同的效果越好,供应链整体取得良好绩效的机会也越大。战略协同程度可通过战略匹配度来衡量,战略匹配度是一个定性指标,可通过专家评分法来确定。

业务流程协同层面:节点企业业务流程的协同程度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以下几类指标来衡量。

一、   计划协同指标:如计划准确率。

二、   采购协同指标:如仓库平均利用率、平均采购周期。

三、   生产协同指标:如平均准时交货率、产品开发周期。

四、   分销协同指标:如产销率

五、   售后服务协同指标:如产品综合合格率、响应速度。

信息协同层面:在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失真或延误所造成的不协同是不容忽视的,许多企业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严重的损失。在信息协同中,一般采用信息的准确率和及时率两个指标。

一、   信息准确率:传递的信息是否准确,反映了信息处理的质量。只有依据正确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供应链中,信息准确率越高,说明供需双方的协同程度越高。

二、   信息及时率:为了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映能力,必须提高供需协调的敏捷性,因此,信息传递及时率也是反映供应链协同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则可能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从而影响供应链节点合作的满意度。

上文对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内容、步骤、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上各节点协同经营绩效的评价,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使整个供应链通过绩效管理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不断循环,最终协调供应链上各节点的经济活动,取得整体的最大效益。本文试图对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系统进行研究,但由于个人能力、客观条件限制,仅仅是对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初步探讨,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作者系麦肯咨询顾问喻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