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咨询在线客服
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添加麦肯咨询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客户热线
0871-63179280
 地址
昆明市永安国际大厦33楼01室(穿金路小坝立交北侧)
 传真
0871-63179280
【云南动态】全国1/3旅游乱象在云南——“云南危机”如何破
来源 Source:品橙旅游        日期 Date:2017-02-16        点击 Hits:2992

 

【品橙旅游】近日,云南旅游问题再次引起舆论注意,据数据对比,2016年云南查处的旅游违法违规案件占全国36%三分天下,云南有其一。云南危机到底怎么破,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三分“天下”,云南有其一

近期,云南发布了一则新闻《阮成发对云南旅游市场整治“放狠话”》,公布了一组数据:2016年云南旅游执法机构查处旅游违法案件482件,处罚金额436.3万元,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均居全国首位。早些时候,国家旅游局也发布了《国家旅游局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风暴》,公布一组数据:2016年全国共查处旅游违法违规案件1324起,行政处罚819家旅行社。

云南查处482件,全国查处1324件,这两组数据作一个比较,显示云南查处的旅游违法违规案件占全国36%,“三分天下”,云南有其一。

再看另一组数据,云南自身统计201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国家旅游局统计2016年接待国内与入境游客45.78亿人次。云南接待游客人次占全国不到1/10

以不到1/10的游客占比,办了超过1/3的旅游案件。辩证地看这两个比例,有正负两极的解读——

“正”的一面是,云南旅游部门积极作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查处的案件居全国首位。

“负”的一面是,云南旅游部门作为的先决土壤,是云南旅游市场乱象横生;而且已经超出了旅游部门的职能,涉及社会管理、社会治安、公民素质等方方面面。


云南是全国“不合理低价游”重灾区

这个判断有以下几个依据——

第一,去年阿里、欣欣、同程、途牛、驴妈妈、携程、蚂蜂窝、遨游、悠哉网等10多家企业下架“不合理低价游”产品清单,涉及云南“不合理低价游”产品占总量60%

第二,国家旅游局去年下半年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督查工作,只有在云南,既联合公安部、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六部委,又组织19个赴云南旅游的主要客源省份旅游管理部门,是一次以云南为整治中心的全国性的“大会战”。

第三,国家旅游局对广东、四川、江苏、湖南、辽宁5省进行第二轮督查,立案了47家涉嫌“不合理低价游”旅行社;对云南进行第三轮督查,一个省份就立案了涉嫌“不合理低价游”的65家旅行社。云南再次创造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第一——史上最大量旅行社被查。


不合理低价游:云南治、天下安?

“不合理低价游”是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表象是组团旅行社用低价招徕游客,地接旅行社诱导游客消费从中获取“回扣”,实质是旅游购物店的利益输送。旅行社只是游客输送的“源头”,购物店才是利益输送的“源头”。

因此才有对云南整治的“1+19”模式,即围绕云南这个“1”,外围19个省联动整治组团旅行社。根治的重点在于,端掉云南购物这一利益输送源头,切断各地地接社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利益来源。业界有一个普遍认识,云南不合理低价游整治不好,全国也就谈不上好。


蔓延:从“团队游”到“散客游”

“不合理低价游”衍生的旅游问题,如导游骂游客、诱导购物,旅行社低价诱导,还只是团队游出现的问题。而团队旅游在云南旅游大盘的占比,处于小份额一端。

鸡年来临不久,短短十来天时间里,云南因旅游再次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 先是网络爆料称一名女游客在丽江被打毁容事件,此事还未平息,紧接着又有爆料称,春节期间又有游客在某餐厅遭遇殴打。

这个冬季不太冷,性侵、毁容、暴力、辱骂,几个突破了法律底线、突破社会底线的行为一下子集聚到云南,而这次云南旅游的“热闹”,有别于以外导游骂游客,主要蔓延到散客游上。

因此,即使割掉团队游这个乱象之源,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旅游乱象已经开始蔓延至有利益产生的每一处。商业环境、社会管理、社会治安、公民素质上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然,旅游发展只是“杀鸡取卵”。鸡年说鸡,还有一个关于鸡的成语,被云南旅游借用了——“杀鸡用牛刀”。


“杀鸡用牛刀”的暗喻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用这个词来形容云南旅游市场整顿,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云南几乎每一年度都会有“重拳整治”的新闻,整顿来临时,违法行为或转为地下,或转换身份;整顿结束,便变本加厉、死灰复燃。总之,效果不佳。

针对游客被打事件,云南省副省长带队到丽江进行处置。履新云南不久的省长说:“出个事要副省长出动,‘杀鸡用牛刀’”;而怒斥“背后有人”则直指之中的潜在问题:在旅行社违法操作、导游生硬蛮横、购物店强制消费甚至暴力的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下的“保护伞”,是否存在不作为、少作为。毕竟,蛋糕做大了,分配是个问题。


云南危机:旅游这把“双刃剑”

旅游是从一个熟悉的社会圈层暂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社会圈层,与熟人社会相比,旅游所处的陌生人社会,更容易发生商业欺诈与社会治安问题。

云南发展旅游业尝到“甜头”,旅游总收入2015年是3281.8亿元,2016年是4726.25亿元,同比增长44.1%。但是,由于治理不足,云南也开始碰触“苦果”。一个个事件,是一个个云南危机,冲击云南的形象,改变人们的认知。

当全国人民对云南旅游市场乱象不再惊讶、不再聚焦、习以为常、屡见不鲜。这不是云南旅游改变了,也不是云南改变了,而是人们改变了,对云南的认知逐渐改变,形成了新的负面定格认识。

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角色打电话时使用某省的口音,虽然不妥,却也反映了人们长期被身边事件灌输、被身边故事影响的潜意识。殷鉴不远。

兴一利必生一弊,旅游业便是如此。它已经不只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利器,同时也是检验一个地方治理治安与商业环境的指示灯。用的好,是输出一个地方影响力的最佳方式;用不好,却是诋毁一个地方形象的重武器。


彩云之南,彩云之南

彩云依旧,人心不古。如是,不仅是云南旅游业的危机,更是云南省域影响长远的危机。